刘新文
  • 学位:博 士
  • 职称:研究员(正高)
  • 学科:哲学
  • 所在单位:哲学院
教师拼音名称:liuxinwen
出生日期:1972-05-09
电子邮箱:liuxw-zxs@cass.org.cn
所在单位:哲学院
性别:
毕业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是否在职: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 [1].现代逻辑
个人简介

刘新文,哲学博士、研究员。1972年生于江西莲花,199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为张清宇研究员),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留室工作,200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7年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指导教师,2007年至2009年在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为王路教授),2013年晋升为研究员。2009年起任逻辑室副主任,2014年起任逻辑室主任。

主要研究兴趣: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

主要社会职务:(1)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2)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3)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联合中心研究员;(4)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中心兼职教授。

单位联系地址10073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逻辑室(社科院大楼947室)

官方电子邮件liuxw-zxs[YouKnow]cass.org.cn

 

目  录:

一、专著

二、译著

三、编辑

四、论文

五、译文

六、访谈

七、专栏主持

八、《东方早报》专栏

 

一、专著:

1.        《可能世界的名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刘新文、祝瑞/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3月。

2.        《图式逻辑》刘新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6月。

3.        《谢弗函数研究》刘新文/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6月。

二、译著:

1.        《模态逻辑——写给思想开放者》〔荷〕约翰·范本特姆/著,刘新文、何建锋/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2.        《数理逻辑初阶》〔美〕雷蒙德·斯穆里安/著,刘新文、张瑜、荣华夏、闫佳亮、张立英/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2月。

3.        《逻辑基础问题》〔美〕吉拉·谢尔/著,刘新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0月。

4.        《逻辑学基础》〔美〕帕特里克·赫尔利/著,郑伟平、刘新文/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1月。

5.        《模态对应理论》〔荷〕约翰·范本特姆/著,张清宇、刘新文/译,科学出版社,20107月。

6.        《逻辑、语言和认知》〔荷〕约翰·范本特姆/著,刘新文、郭美云/等译,科学出版社,200910月。

三、编辑:

1.        《形式逻辑要现代化——家龙师谈逻辑》(逻辑小丛书),刘新文、贾青/编,科学出版社,201810月。

2.        《烧旺理性的火焰——约翰谈逻辑》(逻辑小丛书),刘新文/编,科学出版社,20173月。

3.        《潘梓年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潘梓年/著,周云之、刘新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月。

4.        《数理逻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重点教材),张清宇/主编,中国社科出版社,20102月。

四、论文:

1.        “Ancient Chinese Logic from a Modern Point of View,” in Handbook of Logical Thought in China, Fenrong Liu, et al (eds.), Springer, to appear.

2.        “The Minimal System of Justification Logic with Names” (Rui Zhu and Xinwen Liu), in Modality, Semantics and Interpretations - The Second Asian Workshop on Philosophical Logic, S. Ju, H. Liu, and H. Ono (eds.), Springer, August 2015, pp. 179~188

3.        “Logic Teaching in China: Past and Present” (Fenrong Liu and Xinwen Liu), in online proceedings of Tools for Teaching Logic: Thi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ools for Teaching Logic, 1-4 June 2011, Salamanca, Spain.

4.        “An Axiomatic System for Peirce’s Alpha Graphs,” in Common Semantics for Sharing Knowledge: Contributions to ICCS 2005, F. Dau, M.-L. Mugnier, and G. Stumme (eds.),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ceptual Structures, ICCS 2005 Kassel, Germany, July 2005, Kassel University Press, pp. 122~131.

5.        “再论逻辑常项的归约”,《世界哲学》,2018年第6期。

6.        “金岳霖论题——一个逻辑的形而上学问题”,《中国逻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0月。

7.        “皮尔士存在图的线性记法”,《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逻辑》2017年第4期全文转载)。

8.        论克里普克的弗雷格式逻辑”(马明辉、刘新文),《哲学动态》,2016年第3期。

9.        “金岳霖论题——一个逻辑的形而上学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0.    “周延理论和内插定理”,《爱智求真的时代探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60周年学术文集》,人民出版社,201512月。

11.    “‘中国古代逻辑’中的‘逻辑’是什么?”,《河北学刊》,2015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12期“论点摘编”)。

12.    “莱布尼茨的理想”,《哲学动态》,2014年第12期。

13.    “加名字核证逻辑的极小系统”(祝瑞、刘新文),《哲学研究》,2014年第7期。

14.    塔尔斯基论题”,载《中国分析哲学2012》,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2月。

15.    “从三段论扩充到命题逻辑”(张立英、刘新文),《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6.    “周延理论和内插定理”,《逻辑学研究》,第5卷,第2期,夏季号,20126月。

17.    “模态对应理论述评”(马明辉、刘新文),《哲学动态》,2012年第1期。

18.    “从冯·莱特的两个问题谈起——评刘奋荣的《动态偏好逻辑》”,《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9.    “谢弗函数的概念分析”,《世界哲学》,2011年第4期。

20.    “论逻辑常项的归约”,《哲学研究》,2011年第6期。

21.    “现代模态逻辑探源”,《哲学动态》,2011年第5期。

22.    “证明复杂性”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

23.    “自然逻辑新进展”(刘新文、谢唯彬),《哲学动态》,2009年第9期。

24.    “论命题与括号”,《哲学研究》,2008年第9期。

25.    “皮尔士存在图研究”,《世界哲学》,2006年第1期。

26.    “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模态逻辑新观念述评”(刘新文、余俊伟),《哲学动态》,2005年第12期。

27.    “论可能世界的名字”,《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28.    “经典一阶逻辑的希尔伯特型系统”,《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9.    “文恩图解的理论”(张清宇、刘新文),《哲学动态》(逻辑学增刊),2004年。

30.    “新版《哲学逻辑手册》的内容结构”,《哲学动态》,2004年第8期。

31.    “图式逻辑:哲学逻辑的一个新分支”,《哲学动态》,2004年第7期。

32.    “以广义析舍和存在量词为初始符号的一阶系统”,《哲学研究》(逻辑学增刊),200312月。

33.    “周礼全自然语言逻辑思想综述”,《哲学动态》,2001年第7期,第10~13页。

五、译文:

1.        “ ‘On “Therefore” ’ by Jin Yuelin. Part II” (translated by Xinwen Liu & Huaxia Rong), Acta Baltica Historiae et Philosophiae Scientiarum 6(1), Spring 2018.

2.        “ ‘On “Therefore” ’ by Jin Yuelin. Part I” (translated by Xinwen Liu & Huaxia Rong), Acta Baltica Historiae et Philosophiae Scientiarum 5(2), Autumn 2017.

3.        “逻辑基础问题(下)”〔美〕G. 谢尔/文,刘新文/译,《世界哲学》,2017年第6期。

4.        “逻辑基础问题(中)”〔美〕G. 谢尔/文,刘新文/译,《世界哲学》,2017年第5期。

5.        逻辑基础问题(上)”〔美〕G. 谢尔/文,刘新文/译,《世界哲学》,2017年第4期。

6.        “什么是逻辑概念?”〔美〕塔尔斯基/文,刘新文/译,《世界哲学》,2014年第3期。

7.        “存在:逻辑与认知”,〔芬兰〕阿赫提-维科·皮尔塔瑞南/文,刘新文/译,《哲学分析》,2014年第1期。

8.        “科学的逻辑研究”(刘新文、陈珊/译),〔荷〕约翰·范本特姆,载《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出版社,20131月。

9.        “量词问题”〔荷〕约翰·范本特姆,载《逻辑、语言和认知》,科学出版社,200910月。

10.    “两个格式塔中的模态逻辑”,〔荷〕约翰·范本特姆,载《逻辑、信息和互动》,科学出版社,20086月。

11.    “安保、界限和广义语义学”,〔荷〕约翰·范本特姆,载《逻辑、信息和互动》,科学出版社,20086月。

12.    “动态箭号逻辑笔记”,〔荷〕约翰·范本特姆,载《逻辑、信息和互动》,科学出版社,20086月。

13.    “模态逻辑”〔新西兰〕M·J·克雷斯韦尔,载《哲学逻辑》〔美〕罗·格勃尔/主编,张清宇/等译,第7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月。

六、访谈:

1.        “逻辑和认识论:范本特姆教授访谈录”(刘新文、马明辉),《哲学分析》,2016年第6期。

2.        “模态对应理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约翰·范本特姆教授访谈录”(马明辉、刘新文),《世界哲学》,2013年第5期。

3.        关于逻辑、语言和认知的对话——访约翰范本特姆教授(刘新文、郭美云),《哲学动态》,2010年第3期。

4.        “逻辑之门:作者与译者的对话——范·本特姆教授访谈录”(刘奋荣、刘新文、余俊伟),《哲学动态》,2008年第1期。

七、专栏主持:

1.        “现代逻辑(上):编者导语”,《逻辑学研究》,2019年第2期。

2.        “逻辑、逻辑哲学与逻辑史专栏:编者导语”《逻辑学研究》,第8卷,第1期,20153月。

3.        “皮尔士研究专题·编者按”,《哲学分析》,2014年第1期。

4.        “皮尔士思想研究专栏·主持人的话”,《世界哲学》,2005年第6期。

八、《东方早报》副刊“上海经济评论”专栏:“逻辑与生活

1.        克林顿原则2014318日第B15版;

2.        罗素和皮尔士:一个傲慢与偏见的逻辑故事20131224日第C15版。

3.        有一些量词打翻所有的整个一群人20131029日第C14版。

4.        “不”之所云的逻辑2013108日第B15版。

5.        如果p那么q2013917日第B15版。

6.        逻辑是什么?2013827日第C15版。




扫一扫用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