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

研究员(正高) 博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1-06-25
所在单位:哲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者,博导,学部委员,国务院特贴专家。

 

兼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清华大学伦理和宗教中心客座研究员;

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客座研究员;

浙江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客座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讲座教授;

 

海外兼任:

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学术常委(Steering member of Transcultura Institut European

美国博古睿研究院资深研究员(Senior fellow of Berggruen Institute

哈佛燕京学社及哈佛大学东亚系,蒲塞杰出访问学者( Pusey Distinguished Fellow),授课教授(2013)。

 

 学术专著

《美学和未来的美学》199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哲学的危机》199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论可能生活》,1994,三联;2004,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个或所有问题》,1998,江西教育出版社。

《思想迷宫》,科普,1995,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人民大学出版社

《天下体系》,2005,江苏教育;2011,人民大学出版社。

《坏世界研究》,2009,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哲学的支点》,三联书店

《天下的当代性》,2016,中信学术出版社。

《惠此中国》,2016,中信学术出版社。

《四种分叉》,2017,华东师大出版社

 

论文集:

《人之常情》,1998,辽宁人民出版社。

22个方案》,1997,辽宁大学出版社。

《直观》, 2000,福建教育出版社。

《赵汀阳自选集》,200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每个人的政治》,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

 

外文学术著作:

Tianxia tout sous un meme ciel. Les editions du cerf, 2018法国

Du Ciel Ala Terre, Regis Debray 合著les Arenes2014法国

 

中文论文

权威期刊:

语言和语言之外,《哲学研究》1987-3

美学的转向,《哲学研究》1988-12

本体论的困难,《哲学研究》1990-4

Can-be的批评,《哲学研究》1991-3

正名分析,《哲学研究》1992-7

哲学的元性质,《哲学研究》1993-6

无立场的伦理分析,《哲学研究》1995-5

有偿人权和做人主义,《哲学研究》1996-9

不纯粹的现象学,《哲学研究》1999-6

我们和你们,《哲学研究》2000-2

知识,命运和幸福,《哲学研究》2001-8

文化认同,《哲学研究》,2003-7

一套新的《西方哲学史》与它对西方哲学的理解,《哲学研究》,2006-6

反政治的政治,《哲学研究》2007-12

民主的最小伤害原则和最大兼容原则,《哲学研究》2008-6

从国家、国际到世界:三种政治问题的变化,《哲学研究》,2009-1

共在存在论:人际与心际,《哲学研究》,2009-8

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哲学研究》,2011-1

一种对存在不惑的形而上学,《哲学研究》,2012-1

作为创世论的存在论,《哲学研究》,2012-8

时间的分叉,《哲学研究》,2014-6

有轨电车的道德分叉,《哲学研究》,2015-5

第一个哲学词汇,《哲学研究》,2016-11

箕子的忠告,《哲学研究》,2017-6

历史,山水与渔樵,《哲学研究》,2018-1

和谐问题的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9

冲突与合作的博弈哲学,《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6.

天下体系的一个简要表述,《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0

以天下重新定义政治概念,《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6

道德金规则的最佳可能方案,《中国社会科学》2005-3

预付人权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6-4

儒家政治的伦理学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4

民主的最小伤害原则和最大兼容原则,《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3

救灾与中国价值的普世意义,《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4

 

核心期刊以及其他期刊

新概念本体论,《社会科学战线》,1992-4

《老子》的解释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3-6

哲学怎样才有用,《社会科学战线》1995-1(《新华文摘》转载,1995-6

哲学操作,《社会科学战线》1996-1

一个或所有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7-1

哲学的感觉,《社会科学战线》1998-6。(《新华文摘》转载,1999-4

帝国与天下体系,《世界哲学》,2003-5

关于自由的存在论观点,《世界哲学》,2004-6

先验论证,《世界哲学》,2005-5

再论先验论证,《世界哲学》,2006-3

伦理学不是伦理,《读书》1997-4

知识论之后,《读书》1999-8

解冻哲学,《读书》2000-12

心事哲学(1),《读书》2001-3

心事哲学(2),《读书》2001-4

维特根斯坦式的现象学还原,《北京社会科学》,1990-1

胡塞尔的意识结构,《文史哲》,1987-3

康德美学的实质,《学术月刊》,1986-10

哲学未来形势,《哲学动态》,1989-7

理解20世纪的精神财富,《国际经济评论》,19983-4

美学只是一种手法,《人文杂志》1996-2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传统,《开放时代》,2001-3

关于后现代的一种表述,《跨文化对话》,2000-6

欧亚概念分析,《跨文化对话》,2004-11

理解与接受,《跨文化对话》,2002-9

哲学原旨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

世界制度的哲学分析,《年度学术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一哲学的理由和困难,《年度学术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历史知识如何从地方的到普遍的?《新史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历史语法,《书评周刊》,1999-3。(《新华文摘》,1999-7

思想的原创问题,《学术月刊》,2000-1。(《新华文摘》,2000-7

博弈问题的哲学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3

国学之争(新京报评论),《新华文摘》2005-17

再论自由的困境,《学术月刊》,2006-3

美国梦,欧洲梦和中国梦,《跨文化对话》,2006,总18

哲学的政治学转向,《吉林大学学报》,2006-2

初始状态的博弈问题,《社会科学论坛》,2006-12.

儒家的一个未决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改变观看的方式,《读书》,2007-2

城邦,民众和广场,《世界哲学》,2007-2

荀子的初始状态理论,《社会科学战线》2007-5.

法家法治与社会信任,《学习与探索》,2007-6

预付人权理论,《人权》,2008-2

精神政治的四大发明,《社会科学论坛》,2008-7

普遍价值和必要价值,《世界哲学》,2009-6

天下体系的现代启示,《文化纵横》,2010-6

道的可能解法与合理解法,《江海学刊》,2011-1

到底哪些东西是超越的?《哲学分析》,2011-6

作为方法论的个人,《江海学刊》,2012-2

意识有什么世界就有什么,《吉林大学学报》,2012-3

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文化纵横》,2013-8

给我一个支点,《哲学动态》,人物专访,2015-1

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神学概念,《江海学刊》,2015-5

天下问题的当代性,《探索与争鸣》,2015-11

作为方法论的中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3

智能的分叉,《世界哲学》,2016-5

你是利玛窦那样的人吗?《江海学刊》,2017-2

艺术的本意与意义链,《人文杂志》,2017-3

天下究竟是什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

人工智能革命的近忧和远虑,《哲学动态》,2018-4

 

外文论文发表:

1Pour un Syntext, ALLIAGENo. 41-42, France.2000. 法国,

2The Times of Reculturing, ALLIAGENo. 45-46.France.2001. 法国,

3Reciprocidad Alteralidad, In En el Camino: Cultura y Patrimonio, ed.De Rote, Espania, 2002. 西班牙。

4.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In les Assises de la connaissance reciproqueed. Alain Le Pichon, France, 2003。法国。

5Is it possible if a new encyclopedia is needed? In les Assises de la connaissance reciproqueFrance, 2003。法国。

6On the Best Possible Golden Rul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winter 2005,(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7Rethinking Empire from a Chinese Concept All-under-heaven. Social Identities, Vol.12, Jan.2006. UK. 英国

8. Credit Human Right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2007,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9.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World. Diogenes, 221-Jan-2008UNESCO,联合国哲学杂志,法国-英国(英文和法文两版)

10An All-under-heaven theory. China Security, Vol.4,No 2,Spring 2008, USA, 美国。

11. 天下之治,《思想史研究》第8號,2008-6,日本。

12Tutto-sotto-il-cielo:cosi i cinesi vedono il mondo, in Limes2008-4,Italy,意大利。

13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All-under-heave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umanities, Vol.1, 2008,北京

14. The original game, In Spielen nach den spielregeln, ed. By Ghosh-schellhorn and Marti, LIT Verlag, Berlin, 2008 德国。

15. The self and the other.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3,No.2,2008,北京。

16.  An interpretation of harmony in terms of Confucian improvement.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2,No.1 2009, 上海

17Ontologie de la coexistence : du cogito au facio. In Diogène, n° 228, octobre-décembre 2010, 法国-英国(英文和法文两版)

18. Chinese world outlook. In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Singapore :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2011. 新加坡

19. Comprendre et accepter. In Le renversement du Ciel. Ed. Alain Le Pichon, CNRS Editions, 2011, 法国

20. Le concept de tout sous le ciel. In Le renversement du Ciel. Ed. Alain Le Pichon, CNRS Editions, 2011, 法国

21. Une analyse philosophique du concept monde. In Le renversement du Ciel. Ed. Alain Le Pichon, CNRS Editions, 2011, 法国

22. Rethinking Empire from a Chinese Concept All-under-heaven. In China Orders the World. Ed. William Callahan. The Johns Hopkins Univ.Press,Baltimore,2011,美国。

23. all-under-heaven and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ed.Fred Dallmayr,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2,美国。

24.Menschenrechte als Vorschussrechte", in Philippe Brunozzi,Sarhan Dhouib,Walter Pfannkuche (ed.): Transkulturalität der Menschenrechte. Arabische, Chinesische und europäische Perspektiven. Karl Alber: Freiburg / München2013, 255-277.德国

25.liberte et harmonie: affrontement ou convergence. In Debray & Jullien (ed): Culture nationale et universalisme. Ginkgo editeur, Paris, 2013. 法国

26.The China dream in questio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V2N1,Jan 2014,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北京

27. How to make a world. In How is global dialogue possible? ed by Seibt and Garsdal, De Gruyter, Berlin, 2015,德国

28. Comment la Chine envisage son avenir. In Revue des deux mondes, Dec-2014. 63-71.Paris. 法国

29. redefining the concept of politics via Tianxia: the problems, conditions and methodology. In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2015-6, 北京

30. The first philosophical word. In Yearbook for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 Ed. By Hilge Landweer, Hans Feger. De Gruyter, Berlin, 2017. 德国

31. What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can be better defended? In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No.1—2018, Paris. 法国

32. How to make a world of perpetual peace. In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No.1—2018, Paris. 法国

 


暂无内容

暂无内容

[1] 哈佛燕京学社及哈佛大学东亚系,蒲塞杰出访问学者,授课教授(2013)
[2] 美国博古睿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3] 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学术常委
[4] 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客座研究员
[5] 清华大学伦理和宗教中心客座研究员
[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7] 浙江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
[8]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客座教授
[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讲座教授

[1] 中西伦理学比较,中国古代伦理学

暂无内容

暂无内容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京ICP备:18028622号-1
官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访问量: 本月访问: 今日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